继种植牙之后,河北吹响了医保同样不包含的OK镜的集采号角。
10月26日,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开展20种集采医用耗材产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此次20种集采医用耗材中,引起人们关注的有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也就是俗称的OK镜。
受此影响,涉及OK镜相关业务的公司在27日开盘后股价都出现了相应的波动。截至当天收盘,欧普康视跌20%,报33.49元;爱尔眼科跌13.08%,报25.65元;爱博医疗跌5.76%,报210.15元。
华南某二级市场分析师向记者表示,“以往在OK镜市场的逻辑中,渠道商的费用很大,如果集采最终落地,影响**的是渠道商,理论上厂商受到的波及有限,但是市场会对集采出现一定的敏感性抛售情绪。”
此前,OK镜由于其强烈的消费属性和不占用医保等原因,被市场认为“不太可能纳入医保”,此次河北省将OK镜纳入集采,再次给行业带来冲击。
增长速度快 市场渗透率低
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是一种通过与眼球直接接触、改变角膜形态来矫治屈光不正的医疗器械,在儿童近视防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河北省发布的通知,此次采购的OK镜**于夜戴型,适用于延缓近视和散光度数增长,近视控制范围至少为0至-600度之间,散光控制范围至少为-75至-350度之间。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越来越高,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近视患者约7亿,占总人口数量的50%。其中,8-18岁青少年近视人数已超1亿,青少年近视率居全球首位。目前,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方法有限,OK镜作为控制近视度数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信息,我国获NMPA批准上市OK镜的国产厂家包括欧普康视、爱博医疗和天津视达佳,而进口OK镜产品共11款,来自亨泰光学、美国欧几里德、C&E、 Paragon、日本Alpha、韩国Lucid、荷兰Procornea和鹰视有限公司等厂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角膜塑形镜(OK镜)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市场潜力报告》显示,我国2020年角膜塑形镜市场规模达到106.62亿元,2021年市场规模增长至125.32亿元。2012-2021年,角膜塑形镜的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达24.8%。
另据东莞证券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OK镜销量约300万片出头,其中欧普康视销量为63.4万片(收入近7亿),排名国内**,市占率约20%(2019年欧普的市占率约30%);2021年,爱博医疗全年累计售出OK镜(含试戴片)超21.52万片,产生收入约1.07亿(收入低与试戴片占比较高有关)。
然而,与高歌猛进的市场规模相比,我国近视患者使用角膜塑形镜数量少,市场渗透率低。西南证券研报指出,目前,角膜塑形镜市场渗透率仅为1.80%,预计2025年预计能够达到3.2%,但相比目前美国3.5%的渗透率仍然较低。
高毛利背后销售模式存差异
OK镜的低市场渗透率与其居高不下的价格有关。
作为一种近视防控手段,消费者对于OK镜的认可度高,但一直以来OK镜高昂的销售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与国外医疗机构“高技低耗”的收费方式不同,我国OK镜的收费模式是镜片售价高,检查复查收费低。目前,OK镜消费市场主力以民营医疗机构居多,尽管公立医疗机构与民营医疗机构关于OK镜的收费一致,但民营医疗机构以低廉的复查费和较少的时间成本吸引了大多数消费者前来配置OK镜。
目前,市面上一副国产OK镜的终端销售价格大概在6000元至1.5万元之间,进口品牌价格的能达到1万元至1.5万元,每1.5-2年更换一副。加上配套使用的冲洗液、护理液等,一年下来费用可达到2万元。
然而,国盛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OK镜的出厂价格仅为终端价格的10%-20%。
爱博医疗曾在其招股书中透露,2019年其“普诺瞳”OK镜出厂单价为306.36元/片,一副的出厂价仅为613元;欧普康视的K镜梦戴维的单价为768.16元/片,普通OK镜为385.39元/片,然而其一副OK镜终端价格接近万元。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生产与销售一体化的模式,将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即可获得终端产品,再通过直销、代销等方式进行向下推广,利润丰厚。从代理商再到医疗机构再到消费者,各个环节都可对OK镜进行加价,**加价环节是视光终端(医疗机构),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时,OK镜的价格已是1万元左右。
一直以来,OK镜和种植牙都是消费者重点投诉、国家重点关注的价格虚高产品。因其广泛的市场需求和收费不规范、费用高等特点,消费者对其降价呼声很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生甄毅认为,此次河北的集采通知针对的就是价格虚高的问题。
甄毅表示,“集采挤掉的是中间环节的水分。”集采大概率管控的是代理的渠道费用和中间环节的服务费,将对含相关终端服务机构收入的行业公司造成较大的不确定性影响,但对于产品商影响较小。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集采后的益处显而易见。
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也表示,青少年近视情况日益严重,但由于价格较高和知晓度的问题,中国市场的OK镜渗透率偏低。集采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使用门槛,让更多青少年获益。“在爱尔眼科业务中,视光业务占公司约五分之一,OK镜只是其中之一,公司回旋余地大。”吴士君说。
行业短期波动 未来走势未可知
在甄毅看来,此次集采最明显的益处是将降低消费者的试错成本。
集采后,近视患者的试错成本或将从原来的近一万元降低至两千元,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除此以外,消费者也会增加OK镜的更换频率。OK镜属于医疗耗材,集采之前,由于价格过高,消费者会继续使用有划痕或塑性性能已经降低的OK镜。而降价之后,消费者可以根据OK镜的磨损程度适当增加更换频率,比如从一年一换变成半年一换甚至一月一换。
使用者和更换频率的增多,有利于OK镜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对于医疗机构来说,运营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集采之后,如果消费者可以使用医保购买OK镜,前往公立医疗机构购买OK镜的消费者将增多。在一定的接诊容量下,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公立医疗机构难以满足相应需求,可能会促使经济条件较好的消费者流向民营医疗机构。
而对于民营医疗机构来说,与集采之前相比,价格已经不再是优势,降价的OK镜也难以承受高运营成本。这或将促使运营者转变运营模式,借鉴国外收费模式,遵循集采价格,而提高诊疗服务费,以更优质的服务和多方案的近视防控手段吸引消费者;亦可多元化发展近视防控周边用品及未被集采的产品,例如周边离焦软镜、离焦大镜片、光照类近视干预产品、短波穿透镜片和近视防控定向的鱼油产品等。
甄毅预估,OK镜集采的降幅不会像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的集采那么剧烈,否则降价过快可能会使从业人员转向推框眼镜。“所以集采可能短期内不是利好,但长期会是利好,产业不一定受到很大影响。”
此外,华南某民营眼科负责人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未来渠道商水分挤出是必然趋势,民营眼科医院也需要多元化发展业务应对多样的市场变化。
10月26日晚间,欧普康视在互动平台就“OK镜集采”的消息作出紧急回应,称OK镜集采的消息仍然充满诸多不确定性。
欧普康视表示,上述通知目前是让企业填报信息,是否实施带量集中采购以及招投标细则均待确定,公司致电河北省医保局未能打通,会继续联系。公司将积极了解情况,及时将需要披露的信息告知投资者。对于其它省份是否会跟进,公司无法判断。
关于公立医院集采后,非公立眼科和视光服务机构的收益是否会降低,欧普康视也表示,公司目前同样无法给出确定性回复。
在上述回复中,欧普康视还提到,带量采购通常是医保承诺采购量并为用户支付产品费用,正常的结果是量升价降,如全面实施,对为公立医院提供产品的经销机构可能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对于厂家来说则要看量升的正面影响和价降的“负面影响”(从利润角度看)综合后的效果,目前无法判断。青少年近视人群庞大,如果医保代替家长支付费用,使用人数必将大幅提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此前种植牙集采的情况,某个品种是否纳入医保与是否进行带量采购并没有必然的联系。